搜索

怒海丹心:甲午风云人物墨迹展

发表于 2025-04-05 04:18:54 来源:新闻大数据网

怒海丹心:甲午风云人物墨迹展Waves of Valor: Calligraphies & Manuscripts from the Years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黄海大战禀李鸿章稿,丁汝昌,1894年,纸,21.8cm×51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前 言1894年(甲午年)7月,日本发兵侵略中国和朝鲜,中日之间爆发“甲午战争”。彼时,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王朝仓皇应战,这场战争在1895年4月以清军战败、北洋水师覆灭而告终。甲午战争的结果标志着东亚传统秩序的终结,它不仅是一次双方兵力之间的较量,更是事关中日历史走向的国运之战。值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之际,在香江博物馆(翰墨轩)、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特举办“怒海丹心:甲午风云人物墨迹展”,甄选了甲午战争时期关键人物的珍贵墨迹资料170余件,试图使观众从笔墨中感受甲午之战的深远影响。本次展览定名“怒海丹心”,意在纪念那些于风起云涌的历史洪流里,勇立潮头、直面风暴的时代先行者。展览分为“朝堂风云”“军中搏命”“觉醒求变”“警示长照”四个单元:“朝堂风云”部分,选取了晚清权力核心人物如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等人的书札墨迹,从“求和”与“求战”双方对立的意见里,深刻反映了清政府在面对内外挑战时的迟疑与困顿;“军中搏命”部分,精选了清军官兵,尤其是北洋将领的墨迹,无论是丁汝昌的奏疏还是邓世昌的赠联,既是军人抗敌意志的真实写照,也是战争失败的悲怆见证;“觉醒求变”部分,则聚焦于甲午之战的巨大余波之中,社会各个阶层为救亡强国而作出了各种努力的有志之士,着重选取了张謇、康有为、严复等人的墨迹,展现了甲午一战对中国全方位的影响;“警示长照”部分,则通过展示侵略方的关键人物如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的手迹,呈现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野心,提醒我们时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古鉴今。历史不仅仅是经验,更是启迪。甲午之战在对晚清社会带来沉重打击的同时,也推动了求新求变思潮的萌生与实践。本次展览旨在铭记国殇,更希望通过相关人物墨迹的独特视角,唤起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我们更应重新审视甲午战争以史为鉴的意义,在新时代发扬坚毅刚卓的民族精神,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第一单元 朝堂风云1840年后,面对鸦片战争的惨败与国内的天灾人祸,清王朝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开启了洋务运动,试图重振国势。然而,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既缺乏系统性,又难觅一以贯之的决心与力度,最终步履蹒跚,浅尝辄止。在充斥着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中,清王朝根本无力遏止国势的衰颓。甲午战争不仅是东亚权力格局的转折点,更是清廷内部一场关乎国家走向的激烈博弈。对驾驶着清王朝这艘缓行巨轮的王公权臣们来说,斗争从来不只局限在战场之上,更在朝野之中。在权力中枢,主战与主和的矛盾贯穿整个战争。作为本单元的核心人物,李鸿章是北洋水师的主要创建者和清廷的核心决策者,他在战前的奏疏中多次提到财政匮乏、军备不足的问题,力求通过保守策略稳住局面。然而,在战争爆发后,他的主和立场使其成为战争失败后舆论的集中批评对象。与之相对,以翁同龢为代表的主战派力图推动改革和军事抵抗,但也最终未能改变局势。在本单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立场的权臣们围绕甲午战争进行的交锋,以及他们试图通过内政和外交手段来实现或自保,或自强的尝试。本单元通过展出李鸿章、翁同龢、张之洞等清廷要员的墨迹,一方面有助于了解他们的个人情怀与思想,另一方面也能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当年清王朝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既是军事准备不足的结果,更是朝堂内部摇摆不定决策失误的体现。行书八言联,李鸿章,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李鸿章名刺,李鸿章,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照片,李鸿章,照片,威海市博物馆李鸿章题北洋海军联 (复制件),李鸿章,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行书屏风,李鸿章,副岛种臣,纸,锦树堂行书,恭亲王奕䜣,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恭亲王奕䜣,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山水扇面,翁同龢,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冷金扇面,翁同龢,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反书扇面,翁同龢,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翁同龢,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楷字条,翁同龢,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行书西晋张华《励志诗》语,张之洞,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楷七言联,张之洞,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苏东坡《定慧院海棠诗》,荣禄,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致长庚(少白)手札,荣禄,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荣庆札,荣禄,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沈葆桢,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四屏,沈葆桢,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沈葆桢名刺,沈葆桢,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晋书·张天锡传》语,徐用仪,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孙家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孙家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敬信,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中堂,庆亲王奕劻,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周馥,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伍廷芳,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杜诗,张荫桓,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赵晴峯诗札册,张荫桓,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汪鸣銮,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八言联,汪鸣銮,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达斋信札,王之春,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盛宣怀,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盛宣怀名刺,盛宣怀,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吕海寰,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奎俊,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王文韶名刺,王文韶,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袁昶名刺,袁昶,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龚照瑗名刺,龚照瑗,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集泰山铭拓字七言联,徐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谭钟麟,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条幅,谭钟麟,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张百熙,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扇面,张百熙,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鹿传霖,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鹿传霖,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楷八言联,黄体芳,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联芳,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耀翁札,志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荣庆礼,志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八言联,邓华熙,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达斋信札,邓华熙,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戴鸿慈,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戴鸿慈,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八言联,戴鸿慈,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瞿鸿禨,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诗,瞿鸿禨,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瞿鸿禨,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刘心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翰林院刘大人札,叶昌炽,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王懿荣,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王懿荣名刺,王懿荣,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诗词,冯煦,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陆润庠,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团扇,陆润庠,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陆润庠名刺,陆润庠,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汪凤藻,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那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那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溥良,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荣庆礼,长麟,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陈壁,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杨云史手札,李经方,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李希圣,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照片,1894-1895年,30.2cm×23.8cm,威海市博物馆李鸿章题北洋海军联,1894年,纸,234cm×69.5cm×2,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行书屏风,李鸿章,副岛种臣,1878年,纸,134.5cm×66.3cm×2,锦树堂行书,恭亲王奕䜣,1895年,纸,27.5cm×22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冷金扇面,翁同龢,纸,16.5cm×49.7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西晋张华《励志诗》语,张之洞,纸,27.5cm×22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苏东坡手札,荣禄,纸,27.5cm×22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晋书·张天锡传》语,徐用仪,1895年,纸,27.5cm×22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八言联,汪鸣銮,纸,173cm×41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第二单元 军中搏命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域对中国运兵船实施偷袭,拉开了甲午战争的序幕。战争的陆上战场遍布朝鲜、辽东、山东。海战方面,在9月17日的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军损失惨重,清朝军队彻底丧失了战争主动权。甲午之战,清军损失了大量如邓世昌一样训练有素的一线官兵,更失去了以丁汝昌、左宝贵为首的高级将领,而旅顺、威海、奉天等重镇和要塞的失守也令清廷元气大伤。清军失败的根源深植于晚清军政体制的顽疾和改革的半途而废。军队的整体建设长期受制于指挥失准、战略失策、制度失灵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部分清军将领的奋力抗敌则更显悲壮。丁汝昌作为本单元的核心人物,其不降的努力终究成空,以身殉国却被当作兵败的“替罪羊”,他的经历深刻反映了清军当时内外交困的状态。本单元通过丁汝昌、邓世昌、萨镇冰等一线官兵的事迹与墨迹,拉近观众与甲午之战的距离,感受硝烟弥漫之下的爱国情怀。同时,战争的余波并未止于北洋海军提督署和水师学堂所在地刘公岛的陷落。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失陷。以刘永福、唐景嵩为代表的将领保台失败。战后,以袁世凯、黎元洪为代表,大量北洋出身的军人在清末民初之际趁势而起,攀上权力顶端,他们复杂的背景与经历恰恰映射了时代的动荡。这些战争亲历者的墨迹是一个悲壮时代的见证。黄海大战禀李鸿章稿,丁汝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丁汝昌遗墨,丁汝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致黄建笎书,丁汝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博物志语,丁汝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宋人札钞四屏,丁汝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甲午战争时期丁汝昌照片,丁汝昌,照片,威海市博物馆楷书八言联,邓世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诗,萨镇冰,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唐人高适《别董大》诗,萨镇冰,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萨镇冰履历档(复制件),萨镇冰,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篆书八言联,吴大澂,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篆书字对,吴大澂,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篆书字对,吴大澂,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楷书八言琴条,左宝贵,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刘铭传画像,李灵伽,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蒯光典信札,刘铭传,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蒯光典信札,刘铭传,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刘永福画像,李灵伽,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绝二首横幅,唐景崧,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随园诗话一则扇面,唐景崧,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陈庆年信札,刘坤一,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梁鼎芬诗稿,易顺鼎,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诗五首团扇, 易顺鼎,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五言诗,俞明震,绢,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八言联,丘逢甲,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潜斋诗横幅,许南英,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批示,袁世凯,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袁世凯名刺,袁世凯,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小楷致周学熙手札,姜桂题,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四屏,王占元,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徐世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章草七言联,徐世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徐世昌名刺,徐世昌,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上海镇守使饬淞沪警察厅公函,郑汝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五言联,曹锟,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六言联,黎元洪,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为士作程,黎元洪,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克虏伯炮表》,纸,威海市博物馆《大清北洋海军章程》(复制件),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北洋海军兵船管驾日记》(复制件),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甲午战争时期丁汝昌照片,1894-1895年,30.2cm×23.8cm,威海市博物馆行书致黄建笎书,丁汝昌,纸,22.3cm×25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八言联,邓世昌,纸,168.3cm×36.2cm×2,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唐人高适《别董大》诗,萨镇冰,纸,102cm×37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萨镇冰履历档(复制件),纸,33.5×45 cm,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篆书八言联,吴大澂,纸,182.5cm×26cm×2,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六言联,黎元洪,1967年,纸,41.7cm×32.6cm×2,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克虏伯炮表》,1872年,纸 ,20cm×13.2cm,威海市博物馆第三单元 觉醒求变甲午战争不仅是中日政治和军事的较量,更是两国改革之路的一次对比。在官场失能、军队溃败之时,部分清朝民众在战火中逐渐觉醒。国力日盛的日本和举步维艰的清王朝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刺激民间各方力图改变现状,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并在清朝的最后岁月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在甲午之战的巨大余波之中,许多有识之士为救亡强国而作出了多样的努力。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带领各省举人“公车上书”,之后更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张骞、黄思勇等人投身实业,欲以工商兴国;严复、吴汝纶办学兴教,从文化上对接世界。这些人物的手札墨迹不仅仅是其心境的体现,更是时代洪流里的点点星光。甲午战后,无论是战败的耻辱,还是割地赔款的重担,都刺激了中国在政、经、文、教多个层面,或主动、或被动的巨大转变。本单元通过求变之士的墨迹,为观众呈现与前两单元不一样的时代视角。行书,康有为,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康有为,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对联,康有为,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行楷字条,康有为,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行书台湾杂诗,梁启超,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题薇庄太守双纨遗墨诗札,严复,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五绝,文廷式,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张謇,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楷七言联,张謇,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黄思永,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王同愈,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陶渊明归园田诗团扇,王同愈,绢,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虎溪书堂记,吴汝纶,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手札,吴汝纶,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黄庭坚七言绝句,吴汝纶,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山水草书扇面,宋伯鲁,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致梁鼎芬手札四开册,沈曾桐,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梁鼎芬,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梁鼎芬,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庚戌东坡生日雅集纪事长句,陈衍,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陈衍,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楷书五言诗团扇面,罗惇融,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行书,康有为,1917年,纸,18cm×91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台湾杂诗,梁启超,1914年,纸,122cm×25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黄思永,纸,27.5cm×22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联,张謇,纸,163.5cm×39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山水草书扇面,宋伯鲁,1922年,纸,23cm×66cm,香江博物馆(翰墨轩)第四单元 警示长照甲午战争无疑是中国近代史的沉重一页,同时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崛起的关键节点。在黄海的另一边,1853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凭借“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迅速崛起,以“富国强兵”为纲领,全面推进近代化改革,其实力与野心迅速增长,开始将侵略的目光投向邻国。本单元展品涵盖多位“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他们同时也是对外侵略的始作俑者。无论是神尾光臣的劝降书、还是伊藤博文、山县有朋、东乡平八郎等人的墨迹,这些展品都昭示了十九世纪晚期弥漫日本政军界的自狂与野心。鉴于甲午之战获胜对日本的巨大影响,日本国内对战争有着详细的记录和描绘,包括职业画师绘制的浮世绘版画,以及大量关于战争的影像资料。同时,战争也吸引了欧洲媒体报道战事,本单元同样展示了相关出版物以供对比。甲午之战从未离我们远去,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将永远警示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宣战诏勅(印刷品),明治天皇,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二行,伊藤博文,绢,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绝,山县有朋,绢,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悼念丁汝昌诗文,胜海舟,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行书扇面,伊东祐亨,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吴子治兵,东乡平八郎,绢,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言二句二行,桦山资纪,绢,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劝降书册,神尾光臣,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行书七律,金玉均,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拟办东事节略,佚名, 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奉公伟绩画卷》,松本枫湖,纸,香江博物馆(翰墨轩)金州城门破图,纸,威海市博物馆威海背面大攻击图轴,纸,威海市博物馆斥候队冲突奋战之图轴,纸,威海市博物馆九连城大捷之图轴,纸,威海市博物馆《威海卫牛庄占领记》画册,纸,威海市博物馆《日清战争日记》,纸,威海市博物馆威海卫海战之图,纸,威海市博物馆捕获清舰之图,纸,威海市博物馆日清战争写真图与附录,纸,威海市博物馆伏兵挟击威海卫,纸,威海市博物馆威海卫炮台击破图,纸,威海市博物馆《日清战役纪念写真》,纸,威海市博物馆丁汝昌拒降遗书决死图,纸,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清军及总理衙门大臣,《画刊》(1894年9月1日,第2688期)法国复制日本浮世绘,纸中国船只被日舰击沉,纸上海港,纸(向下滑动清单查看更多)丁汝昌拒降遗书决死图,右田年英,1894-1895年,纸,36.5cm×23.5cm×3,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悼念丁汝昌诗文,胜海舟,1895年,纸,200cm×60.3cm,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日清战役纪念写真,1895年,纸,30.2cm×43.8cm×40,威海市博物馆清军及总理衙门大臣,《画刊(L'Illustration)》,1894年9月1日,第2688期,(上)中国陆军-八旗炮兵,(下)清末总理衙门大臣合影,左起:张荫桓、廖寿恒、许庚身、庆亲王奕劻、徐用仪、孙毓汶特别声明:展品以实际展出为准怒海丹心:甲午风云人物墨迹展展览时间2025年1月1日-2025年3月30日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0号展厅总 策 划杜鹏飞策 展 人谈晟广 许乐心 许乐安展览统筹谈晟广 王晨雅策展助理隋梦轩 刘方舟 蒋瑞霞 安 夙视觉统筹王 鹏 王志勇视觉设计牛 杰 高佳玺展陈设计张志才展览执行兰 钰 隋梦轩 蒋瑞霞 安 夙高 宁 马艳艳 孙艺玮 翟亚辉 张军勇张雪兰 陈国林 赵皎琪 邵 毅王忠保 王雯雯 于雪梅 单君泽宣传推广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彭 宇 史笑颜公共教育张 明 周 莹 王玟惠 张瑞琪行政事务张 珺 马艳艳英文翻译隋梦轩 刘方舟 蒋瑞霞展品释文许乐心 许乐安 彭 渤 安 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协办单位香江博物馆(翰墨轩)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博物馆视频提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特别鸣谢锦树堂 辽宁美术出版社—版权声明—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编辑丨陈丽玲主编 | 廖伟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怒海丹心:甲午风云人物墨迹展,新闻大数据网   sitemap

回顶部